1、没到合同期离职给薪资吗
没到合同期离职,会给薪资。
1.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的有关规定,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,仅需提前按规定时间公告用人单位即可。
2.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用人单位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;在试用期内,则仅需提前3日公告,只须劳动者根据这一法定程序进行离职,用人单位就无权扣除职工的薪资。
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合法离职后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。因此,没到合同期离职,只须程序合法,薪资是应当如数支付的。
2、离职需遵循的劳动合同法规定
离职作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,需要严格遵循《劳动合同法》的有关规定。
1.劳动者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用人单位,这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,在试用期内,这一期限缩短为3日。
2.劳动者应留存好按规定离职的证据,以确保在可能发生的争议中有据可查。
3.假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成本并约定了服务期,劳动者在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需要支付违约金,但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超越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成本。
4.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,假如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,也需要根据约定支付违约金,但此外,劳动者不需要承担其他违约金。这类规定一同构成了离职行为应遵循的法律框架。
3、离职后薪资处置及需要注意的地方
法律快车提醒你,离职后,薪资的处置是劳动者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1.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的规定,只须劳动者根据法定程序进行离职,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其应得的薪资,在薪资处置过程中,劳动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确保离职公告已按时送达用人单位,并留存好有关证据;
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薪资结算的具体时间和方法,以防止非必须的纠纷;
关注薪资中是不是存在不当扣除或拖欠的状况,如有发现应准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。
2.劳动者在离职后还应维持与原用人单位的好交流,以便顺利完成工作交接和辞职手续。
3.对于可能涉及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等问题,劳动者也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,以免因违规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。